书籍封面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沈志华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是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国内研究朝鲜战争的一个新的起点。   沈志华以中俄两国现存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朝鲜战争起源及中国参战问题作了缜密的思考和探讨,不仅颠覆了曾为人们所熟知的种种叙述与结论,也在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揭示了中苏同盟及中国入...

书籍封面

远东的线索:西方秩序的输入与中国的演变

刘仲敬

劉仲敬在本書中,嘗試重新建立我們對於近代東亞歷史的認知,打破神話,重新理順東亞在世界文明體系中的位置、以及東亞地區的政治實體在當代國際體系中的真正位置。他以獨創的歷史模型和詮釋體系(秩序輸出論),分析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到現在,遠東秩序輸入和輸出的演化路徑,從而解構了「中國」的建國神話和黨國的...

书籍封面

改革历程

赵紫阳

《改革历程》是赵紫阳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详细记录,内容涵盖了他的政治生涯和对改革的思考

书籍封面

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鞠海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作者紧扣曾国藩的五大生死局,以其奏疏、日记、家书、书信及亲朋僚友的记载为核心资料,探究其人生各阶段所陷生死局的时代背景、自身处境和心理状态,揭示一位晚清督帅如何处理自身与时代、家事与国事、欲望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书籍封面

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巴勒斯坦] 萨里·努赛贝 / [美] 安东尼·戴维

人类最可怕的悲剧之一,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而忘记对其他人的好奇,忘记去了解其他人经历过的悲剧;尤其是面对仇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呢? 本书的作者萨里·努赛贝正是一个葆有这种好奇心的人。 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

书籍封面

论美国 : 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

[美] 罗伯特·佐利克

基辛格《论中国》之后,佐利克《论美国》 美国如何成为美国,美国乃至世界的未来走向,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美国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前行长历时20年亲撰,展现250年美国与世界互动的全景式画卷;以30+位塑造美国外交的关键人物为中心展开,重返大国博弈现场,还原美国如何成为美国;重视...

书籍封面

敌友难辨 : 冷战谍海逸史

沙青青

爆笑间谍的双面人生,比小说更离奇的真实历史。 内容简介 1987年,一本名为《抓间谍的人》的畅销书遭到英国政府封杀。原因竟是书真实到违反保密要求;剑桥大学走出苏联间谍“五人组”,英国贵族成为克格勃顶梁柱;因担心间谍事件曝光带来公关危机,官僚们常常秘而不宣,甚至故意放走嫌疑人;间...

书籍封面

未来战争:硅谷与五角大楼的科技革命

[美] 拉杰·M.沙阿 / 克里斯托弗·基尔霍夫

一窥未来战场的科技前沿。 内容简介 与火药的发明或核时代的到来一样,战争正在发生一场巨大的、无形的变革,比如可以像直升机一样降落的飞行汽车,能飞入建筑物并绘制其内部地图的人工智能无人机,可以穿透云层并监视导弹基地的微型卫星,等等。 本书揭示了新兴尖端技术是如何被美国引...

书籍封面

东线之战 : 1915年穿越巴尔干之旅

[美]约翰·里德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美国左翼新闻记者约翰·塞拉斯·里德前往东线战场,试图见证和报道那些宏伟壮大的战争场景,比如“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比如“俄国向柏林进攻”。 然而现实是,里德完美错过了所有重要的战争,而是在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后方,开启了一场冒险之旅。 他们 到达...

书籍封面

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美]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直面国际严峻的海权形势,以史为鉴,突破海权枷锁。 本书研究了1660-1783年帆船时代海权对历史发展和国家盛衰的影响,通过讲述欧洲和美洲海上战争史,揭示海权作用。 马汉主张运用优势海军确立海洋控制权以实现国家战略目的。与其他历史学家不同,马汉致力于从通史角度研究海权,收集特定...

书籍封面

甲午海战

陈悦

深度聚焦近代中日国运之战,讲述不一样的甲午战争。 内容简介 一百三十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中日海战几乎贯穿了战争的全过程,是战争爆发、转折和最终结局的突出标志,牵动着整个战局的走向,对于双方的胜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清廷为什么会战败?谁是责任...

书籍封面

古代中日关系史:从倭五王到最后的遣唐使

[日] 河上麻由子

从亚洲看日本,一部五百年中日交流史 聚焦隋唐,再现辉煌时期的中日文化往来 从留学僧到巡礼僧,佛教视角下的民间互动 以建筑看历史,走进奈良、平安时代的日本 ◎ 内容简介 公元666年正月,唐高宗李治携武后及宗室、群臣前往泰山封禅。唐廷高调举行封禅大典,向周边各国宣扬...

书籍封面

战争与史学家:李维历史书写中的汉尼拔战争

王悦

深入探讨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对罗马历史的影响。 内容简介 罗马从台伯河畔的城邦成长为广纳地中海的帝国,扩张之路险象环生,尤其是与北非迦太基的三次布匿战争。其中第二次布匿战争给罗马带来的威胁最为严峻,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出色的指挥给罗马留下了无法忘怀的战争记忆,所以此次战争又被称为“...

书籍封面

清入关前步兵研究

张建

本书考察清朝入关前的步兵发展史。建州军队在萨尔浒决战前,以骑兵为主要骨干,步兵只是其辅助。萨尔浒战役之后,努尔哈赤为攻取城池,每逢战事,临时选拔锐卒充当步兵,并给配备攻坚器械等,充任全军矛头。这时的步兵尚未成为独立兵种。天命十一年(1626),明朝使用红夷大炮挫败金人,迫使皇太极改革步兵,扩大...

书籍封面

经济制裁 : 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美]尼古拉斯·穆德

尼古拉斯·穆德(Nicholas Mulder)对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历史进行了广泛的档案研究,揭示了强制性战时工具是如何被国际联盟采用为维持和平的工具的。 经济制裁主导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作为一种利用全球化的潮流来捍卫自由国际主义的方式,它们最初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其吸引力在...

书籍封面

新加坡大戰略 : 小國的政治、經濟和戰略之道

洪清源

即使是小國也可以有大戰略! 新加坡雖然小,卻拒絕將其視為命運 透過積極的軍事、經濟、外交,超越自身局限 成為在國際上不容忽視的參與者 ★「即使是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學生也會告訴你,那些溫順者不僅無法繼承任何東西,還往往早已從地球上消失。」──拉惹勒南,新加坡建國元勛之一,曾...

书籍封面

发现东亚

宋念申

★清华教授口碑之作,万历十五年之后的东亚新史,一本书读懂东亚五百年 ——以全球史视野横观东亚,重建“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日韩何以成为「东亚」”的曲折进程。 ——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作品,滨下武志、李伯重、陆扬、罗新、孙歌、杨念群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力荐! ★打破偏见、颠覆常识,...

书籍封面

亲美与反美 : 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日]吉见俊哉

从“憎恶”到“拥抱” 从“鬼畜美英”到“麦克阿瑟万岁” 战后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东亚地区,日本长期稳定的亲美意识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源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多重认知有关。美国对于日本战后社会大众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

书籍封面

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英] 詹姆斯·霍兰德

全新解析77天诺曼底战役的历史。 内容简介 屡获殊荣的历史学家詹姆斯·霍兰德重新构建了对举足轻重的诺曼底战役的理解和认知。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日后,盟军进行了激烈战斗。这场77天法国战役被视为西线的决定性战役。詹姆斯·霍兰德根据大量历史档案和目击者的证词,从...

书籍封面

分歧与团结:以色列社会的运转逻辑和活力来源

[美] 丹·塞诺 / [以] 索尔·辛格

全面解析以色列的社会韧性和活力来源。 内容简介 在以色列社会,一些异乎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以色列是世界上最幸福和最乐观的国家之一,其绝望死亡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是最低的。以色列的人均预期寿命很长,高生育率也确保以色列会继续保持年轻人口优势,并实现人口的持续增长。与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