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东的线索:西方秩序的输入与中国的演变
刘仲敬
劉仲敬在本書中,嘗試重新建立我們對於近代東亞歷史的認知,打破神話,重新理順東亞在世界文明體系中的位置、以及東亞地區的政治實體在當代國際體系中的真正位置。他以獨創的歷史模型和詮釋體系(秩序輸出論),分析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到現在,遠東秩序輸入和輸出的演化路徑,從而解構了「中國」的建國神話和黨國的...

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巴勒斯坦] 萨里·努赛贝 / [美] 安东尼·戴维
人类最可怕的悲剧之一,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而忘记对其他人的好奇,忘记去了解其他人经历过的悲剧;尤其是面对仇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呢? 本书的作者萨里·努赛贝正是一个葆有这种好奇心的人。 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

论美国 : 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
[美] 罗伯特·佐利克
基辛格《论中国》之后,佐利克《论美国》 美国如何成为美国,美国乃至世界的未来走向,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美国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前行长历时20年亲撰,展现250年美国与世界互动的全景式画卷;以30+位塑造美国外交的关键人物为中心展开,重返大国博弈现场,还原美国如何成为美国;重视...

敌友难辨 : 冷战谍海逸史
沙青青
爆笑间谍的双面人生,比小说更离奇的真实历史。 内容简介 1987年,一本名为《抓间谍的人》的畅销书遭到英国政府封杀。原因竟是书真实到违反保密要求;剑桥大学走出苏联间谍“五人组”,英国贵族成为克格勃顶梁柱;因担心间谍事件曝光带来公关危机,官僚们常常秘而不宣,甚至故意放走嫌疑人;间...

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美]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直面国际严峻的海权形势,以史为鉴,突破海权枷锁。 本书研究了1660-1783年帆船时代海权对历史发展和国家盛衰的影响,通过讲述欧洲和美洲海上战争史,揭示海权作用。 马汉主张运用优势海军确立海洋控制权以实现国家战略目的。与其他历史学家不同,马汉致力于从通史角度研究海权,收集特定...

古代中日关系史:从倭五王到最后的遣唐使
[日] 河上麻由子
从亚洲看日本,一部五百年中日交流史 聚焦隋唐,再现辉煌时期的中日文化往来 从留学僧到巡礼僧,佛教视角下的民间互动 以建筑看历史,走进奈良、平安时代的日本 ◎ 内容简介 公元666年正月,唐高宗李治携武后及宗室、群臣前往泰山封禅。唐廷高调举行封禅大典,向周边各国宣扬...

经济制裁 : 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美]尼古拉斯·穆德
尼古拉斯·穆德(Nicholas Mulder)对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历史进行了广泛的档案研究,揭示了强制性战时工具是如何被国际联盟采用为维持和平的工具的。 经济制裁主导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作为一种利用全球化的潮流来捍卫自由国际主义的方式,它们最初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其吸引力在...

新加坡大戰略 : 小國的政治、經濟和戰略之道
洪清源
即使是小國也可以有大戰略! 新加坡雖然小,卻拒絕將其視為命運 透過積極的軍事、經濟、外交,超越自身局限 成為在國際上不容忽視的參與者 ★「即使是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學生也會告訴你,那些溫順者不僅無法繼承任何東西,還往往早已從地球上消失。」──拉惹勒南,新加坡建國元勛之一,曾...

发现东亚
宋念申
★清华教授口碑之作,万历十五年之后的东亚新史,一本书读懂东亚五百年 ——以全球史视野横观东亚,重建“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日韩何以成为「东亚」”的曲折进程。 ——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作品,滨下武志、李伯重、陆扬、罗新、孙歌、杨念群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力荐! ★打破偏见、颠覆常识,...

亲美与反美 : 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日]吉见俊哉
从“憎恶”到“拥抱” 从“鬼畜美英”到“麦克阿瑟万岁” 战后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东亚地区,日本长期稳定的亲美意识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源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多重认知有关。美国对于日本战后社会大众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

战争广告代理商 : 情报操纵与波黑战争
[日]高木彻
《战争广告代理商》《巴米扬大佛之劫》 两部作品斩获日本三大非虚构文学奖! 非虚构作家、纪录片导演高木彻 揭露“形象公关”在国际政治中的可怕力量 ———— 被表演出来的正义,被诱导的国际舆论 一场由公关公司操纵的战争 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新潮纪实文学奖...

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
傅正
一部讲述19世纪英俄中亚争霸的通史。以东方问题和中亚问题为中心,讲解英俄在近百年“冷战”中的权力争夺,勾勒19世纪的国际关系,探讨地缘政治中的权力逻辑。 【本书看点】 1.一部讲述19世纪英俄“大博弈”的国际关系史著作,殷之光、章永乐、魏磊杰推荐。 2.作为一部通史,以东方问...

叙利亚 : 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
[法] 马修·雷伊
叙利亚,这个古老名词一直被用来指代一片拥有灿烂文明的土地。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横跨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几千年来,叙利亚先后成为亚述、埃及、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周边强权相互竞逐和交流的舞台,无数的军人、教士、商人、游牧者、冒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的史诗。...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加]瓦茨拉夫·斯米尔
本书从以中国、俄罗斯、美国、沙特和欧洲为代表的全球能源五大权力中心的能源战略调整,到全球能源市场、气候、技术、地缘政治领域的冲突与合作,描绘了一幅复杂的全球能源图谱,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立体的能源世界,更为能源安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冻土上的扩张和震荡的大洋, 血与汗...

海权的胜利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与全球秩序的转变
[英] 保罗·肯尼迪
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世界上有六个海军强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其中,英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1945年,当这场世界大战落幕时,世界上仅有一个海军强国,那就是美国。英国海军实力大减,剩下四个国家的海军已被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让位于美国的海上霸权。而这就...

愚蠢的核弹 : 古巴导弹危机新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世界距离核战争最近那一刻 一场“不知己不知彼”的荒诞博弈★ ★挑战传统叙事,三国视角重构古巴导弹危机本质★ ———————— 【编辑推荐】 ★挑战传统美国式叙事,从美、苏、古三国视角还原古巴导弹危机现场 ★深入领导人物内心,揭露危机决策荒诞、愚蠢的本质 ...

天下格局: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
许倬云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的大历史观,用清晰的逻辑、简练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三方面内容。 1. 第一方面是古代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天下国家”体制,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内向型经济形态及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2. 第二方面...

中信纪实文学集锦 (套装共10册)
罗伯特·科尔克、袁凌、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巴顿·格尔曼、、乌尔里希·亚历山大·博希威茨、偶尔治愈、张纯如
《隐谷路 :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内容简介:在外人看来,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加尔文一家是一个完 美的中产家庭:丈夫多恩热情洋溢,是一名自信满满的空军学院军官,妻子咪咪则是来自得克萨斯州一个上层家庭的大家闺秀,他们还有12个可爱的孩子。 但在这种表面的光鲜下,有一股这对夫妇无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