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蒯乐昊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由皇家开凿的石窟群,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不可错过的瑰宝。而《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是关于云冈石窟与历代云冈人的历史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段关于“人的信仰”“人的工程”的故事。 “一千五百年前,人们虔诚发愿,要在灵山巨岩之上营造出一个胜极的佛国。” 北魏时期,在...

文字的故事:从结绳记事到未来文字
[新西兰]史蒂文·罗杰·费舍尔
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人类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语言、文字、信息传播等,对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非凡。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把文字当作文明产生的要素之一。《文字的故事》研究了全球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从最早的石版画、甲骨文开始讲到今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语言,作者放眼全球,...

秦汉工匠
[美]李安敦
豆瓣2023年度艺术·设计图书 ★透过文物,讲述阶层流动、经营算计、男女分工、罪与罚、汗与泪的秦汉工匠史 ★2023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TOP30入围书目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 男女工匠,是名士、是奴婢、是刑徒,他们缔造秦汉中国 我们必须体认他们的...

混一礼俗 : 元代国家祭祀研究
马晓林
立体展现了元代国家祭祀的形成与发展。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其制度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特征。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其自有礼俗与传承千年的中原礼制产生了剧烈碰撞,而这一点尤其在元朝的国家祭祀制度中得以呈现。因此,研究元代国家祭祀的继承与变通,对于探索元朝蒙汉二元...

清入关前步兵研究
张建
本书考察清朝入关前的步兵发展史。建州军队在萨尔浒决战前,以骑兵为主要骨干,步兵只是其辅助。萨尔浒战役之后,努尔哈赤为攻取城池,每逢战事,临时选拔锐卒充当步兵,并给配备攻坚器械等,充任全军矛头。这时的步兵尚未成为独立兵种。天命十一年(1626),明朝使用红夷大炮挫败金人,迫使皇太极改革步兵,扩大...

人类迁徙
[英]山姆·米勒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 古罗马移民如何成为神话的基础,又最终促成罗马帝国的缓慢死亡? 欧洲早期移民到美洲和其他地区的行为对我们产生了哪些影响? 《吉尔伽美什史诗》竟然是一个移民故事? 世界各地的中国城是如何形成的? 当我们被问及出生地时总能快速给出答案,但你是否...

鱼宴:人类生存进化史
[英]布莱恩·费根(Brian Fagan)
本书讲述了人类、海洋与海产长期互动的历史。同时完整梳理了冰岛海域、北海、纽芬兰岛及新英格兰渔场的兴盛、危机与衰亡,直视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气候与海洋危机。 一部涵盖全球各文明的渔业全史 你餐桌上的每一道海鲜 都是人类生存的见证者 现在人们每天都能吃到鱼,但你知道这些鱼来...

中华文明格局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
陈胜前
研究分析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与特点。 内容简介 从考古学角度看,中华文明格局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个是多元一体。这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广大与悠久。第二个是南北相依。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缓冲空间,是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第四两个特点代表中华文明的两个发...

黄沙下的世界: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英] 托比·威尔金森
西方对古埃及的迷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收藏埃及文物的做法早在古罗马就已相当普遍。没有什么能比在埃及的黄沙中挖掘法老时代的黄金宝藏更令人兴奋。几个世纪以来,尼罗河的文物一直是西方人想象力和灵感的源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真正的学科——埃及学。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埃及学的鼎盛时期,...

有故事的地表霉斑:公元前的人类史
[日] 出口治明
与漫长的地球历史相比,人类的历史只是地表上附着的一块霉斑,但同样也是充满故事又极其有趣的存在。 人类文明的历史自文字出现而始,人类文明的碰撞为求取生存而起:这是公元前的人类世界,有着我们以往视为隔绝、知之甚少的交流往来,极为可观。 读书万卷、行路万里、著作等身的企业家学者出口治明以...

征服密码: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张良仁
征服密码就是竞争密码,从历史中借鉴优势建立之道。 内容简介 本书从考古学出发,结合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亚欧大陆的文明何以在全球历史中占据优势地位。 作者重新审视了约1万年来的人类社会...

干戈之影 : 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李竞恒
在商代人看来,战争和打猎其实是一回事,战争的对象是周边的异族,这些异族被他们视为各类精怪,而不是人类…… 商代军队,包括商王、各类贵族武士和大量女性武士,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则是由氏族农民组成的步兵。只有贵族武士才能驾驶战车,穿戴青铜头盔与皮甲,身披虎皮,指挥原始的骑兵以及战象部队,用大...

虚构的故事与真相:从三皇五帝到始皇帝
落合淳思
要將歷史學當成可信的社會科學,就必須分辨「故事」與「真相」。 古代史常是不斷「加上」與「堆疊」而成, 其中含有太多後人的編造。 流傳至今,有太多「故事」被視為正史,讓歷史和文學混淆不清。 「要以歷史為鏡,要了解人類社會的通則,就必須排除史料之中的故事。」 三皇五帝...

智人全史
[英]费利佩·费尔南德斯-阿梅斯托
曾经至少有17个人种在地球上出现过,但只有智人1种存活至今!人类20万年历史尽在其中。 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丹尼索瓦人、弗洛勒斯人……地球上曾有至少17个古人类人种,但大部分在气候剧烈变化时期就灭绝了,而短暂躲避了这些灾难的族群,也因认知能力低而销声匿迹。变化从未停止,智人想要存活下来...

企鹅欧洲史:古代中世纪卷+近现代史卷(套装共7册)
[美] 威廉·乔丹 等
一部没有阅读门槛的历史巨著,企鹅出版十余年打磨,公认的多卷本欧洲史新高峰。 本套装集结了“企鹅欧洲史系列”2018-2019已出版的全部作品,时间涵盖了古代中世纪史、近现代史两段完整的阶段,共7册。《企鹅欧洲史4:文艺复兴的欧洲》与《企鹅欧洲史9:激荡欧洲全球时代》中文版同步出版中,...

甲骨文·世界史:从文明的起源到中世纪的终结(全6册)
罗杰·克劳利、厄恩利·布拉德福德、罗伯特·哈里斯、波里比阿、奈杰尔·克利夫
《甲骨文·世界史(全6册)》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系列历史著作,由多位国际知名历史学家共同撰写。该系列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时期,包括古代文明的兴起、帝国的兴衰、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等,以丰富的史料、客观的分析和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的世界历史画卷。 ...

唐代藩镇研究(三版)
张国刚
一本具有典范意义的唐代藩镇研究代表作。 藩镇割据是中晚唐以后困扰唐廷一个多世纪的痼疾,但藩镇割据并不是藩镇研究的全部。本书涉及藩镇的形成及其存在条件、藩镇的类型及动乱的特点、藩镇与中央政治和财政上的互动等诸方面,基本勾画出唐代藩镇的真实面貌,对以往学术界忽略的或认识模糊的问题做了补充...

逆轉的文明史:美索不達米亞
刘仲敬
本書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不只是傳統意義上位於今天西亞地區、以兩河流域為核心的地理區域,更是指此地區從史前時代至今天、將近一萬年的歷史發展過程,歷經了原始部落、城邦、封建、帝國以及衰亡後的「窪地」時期的憲制演化過程。 因此,本書跳出「偉大古文明」的傳統歷史論述,剖析其演化過程的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