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意义·世界:语言哲学简史
王维
本书是一部介绍20世纪英美语言哲学史的普及读物。 所谓语言哲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语言的哲学。它关切语言的意义、指称、用法,以及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等命题,但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语言的探究来理解世界。 20世纪初,西方哲学经历了所谓“语言转向”,人们不再仅仅把语言当作哲学思考的工具...

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
[德] 阿克塞尔·霍耐特
阿克塞尔•霍耐特是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旗帜性人物,他所开创的承认理论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影响。在本书中,霍耐特通过重构黑格尔“为承认而斗争”这一早期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承认的正义理论,并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来探讨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再生产与个体认...

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
[美] 托马斯·内格尔
“《蝙蝠》一文的历久弥新和持续的突出地位促使我在这本小书中将它重新出版。它所引出的问题仍然存在。 ”——托马斯·内格尔 ★ 20世纪经典哲学文章,巨大影响力持续至今 ★ 心灵哲学经典思想实验,探索意识之谜的关键问题 ★ 50周年纪念版单行本中文版,包含新撰序言和进一步思考文章...

穿运动鞋的苏格拉底
[荷] 埃尔克·维斯
苏格拉底提问的方法,当代人必备的实践哲学 拒绝标准答案,将苏格拉底提问法应用于21世纪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本系统解析苏格拉底式提问,帮助人们提高提问力,锻炼批判性思维的哲学实践指南。 一个好的问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区分问题有效还是无效?如何识别问题陷阱?又该如何加深对话的深...

享乐与虚无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这是一个享乐至上的时代,它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从未能够如此轻松地享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感、可以毫无负担地拥有一场浪漫的约会、可以没有任何阻碍地获得性体验,等等。可事实上,但我们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沮丧、更加难以获得满足,更加想要逃避,更加虚无。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越享...

冲突中的宽容 : 一个争议性概念的历史、内涵与当下境遇
[德]莱纳·福斯特
本书是莱纳·福斯特获得莱布尼茨奖的重磅之作,也是其学术生涯中的里程碑之作。 宽容概念在多元化社会中扮演着中心性的角色,因为它表明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既让各种信念和实践活动间的对峙得以存在,同时也让此对峙得以缓和。宽容概念的历史和当下境遇的批判性视野让下述事情变得清晰可见,即:这一概念在其...

后英雄时代 : 一幅时代画卷
[德] 乌尔里希·布吕克林
德国社会学家追索英雄主义在当代的价值问题。 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从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到戏剧舞台、电影荧幕上的主角,英雄传奇或英雄故事深入人心。但直到今天,人们尚未就英雄主义的价值问题达成共识。 德国文化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布吕克林,从文化社会学的元视角,以巧妙的论点...

你当我好骗吗
[法] 雨果·梅西耶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众是轻信和易受骗的,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让群体的愚昧性深入人心,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也让人们深信大众会盲从权威。可是果真如此吗?法国知名认知科学家雨果·梅西耶颠覆性地指出,人类从来都不好骗,他们看似的轻信、盲从甚至迷信,其实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做出的符合自身最佳利...

狂热分子 : 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
埃里克·霍弗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英文原名:The True Believer: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是美国作家、社会哲学家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于1951年出版的一部经典著作。霍弗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因其...

性别麻烦 : 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
[美] 朱迪斯·巴特勒
豆瓣热门两性关系图书TOP10 1990年面世的《性别麻烦》是女性主义理论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著作,一经出版即引来赞誉和争议无数,并被奉为开创“酷儿理论”的经典文本。巴特勒因此书而一举成为当代思想界最闪耀的学术明星之一。 巴特勒在《性别麻烦》开篇,首先对“女性”作为女性主义的主体提出了...

形象与象征
[罗马尼亚] 米尔恰·伊利亚德
象征性思维一直与人类共存:它先于语言和话语理性而存在。形象、象征、神话,这些并不是人们精神现象中随性的产物,它们的出现回应了某种精神需求,发挥了特定的作用,即揭示人类存在过程中隐秘的思想方式。因此,对它们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渺小的人类,了解尚未向客观历史条件妥协的人类。 【编辑...

新批判主义(第三版·全新增订本)
邓晓芒
本书是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社会与历史的思想随笔集。 内容简介 书中讨论了法制、伦理、人生观、生死观、自由、信仰和伪善等问题,批判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种种弊端,为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以及中国人在自由、正义、平等、博爱、理性等价值观的启蒙,提供了独特的立场和视角。

我们如何思考 : 尤里卡文库 II
[英] 西蒙·布莱克本
英语世界ZUI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写给普通人的哲学入门书 * 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知名大学推荐给本科生的阅读书目 * 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大力推荐! * 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哲学入门书。 ———休·普莱斯(澳大利亚哲学...

喜剧的本质
[法]亨利·柏格森
喜剧人的灵魂之书! 诺奖得主柏格森的哲思精粹 从喜剧中读懂社会,在笑声中看透人心。喜剧的本质,就是人性的本质 · ★ 为你揭晓笑声背后的秘密 我们为何发笑?好笑的事物为什么好笑?为什么有的人自带喜感?喜剧、小品、滑稽戏、漫画、俏皮话有什么共同点?喜剧和正剧、悲剧的...

一代匠哲: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文集
王少明
30篇文章探析赵宋光学术思想,包括立美观和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文章30篇,结构上分为“哲学美学思想元研究”“美与思想与实践研究”“音乐形态思想研究”三部分。 全书重点围绕赵宋光的学术思想展开研究,特别是赵宋光的立美观、和声方位图、幼儿数学教学...

不再约会
[美]约书亚·哈里斯
《不再约会》勾勒出传统约会的七大缺陷: 约会让人感到亲密,但不一定会让人愿意委身; 约会倾向于让人省略交往关系中“友谊”的阶段; 约会通常让人误以为肉体的亲密就是爱; 约会通常会让一对男女与其他重要关系隔绝; 约会使青年男女分心,以致于无法专心为未来做准备。 ...

爱弥儿 : 论教育
[法] 卢梭
豆瓣热门教育学图书TOP10 《爱弥儿,或论教育》,系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

善与恶的发明
[德] 汉诺·绍尔
纵览人类500万年来的道德演变。 内容简介 人是天生的群居动物,却无往不在冲突之中。自人类世以来,全球流动性持续增强,信息技术让人互通有无,但世界似乎正趋于极化和保守,隔阂和纷争不断。今天,持不同立场的人们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吗?人类的道德是否真的在沦丧?或者,让我们追问一个根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