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本书为德国医生保罗·阿思密的后人根据阿思密在中国期间拍摄的照片资料和报告、日记等文字材料整理、编写而成。
保罗·阿思密于 1900年首次来到中国,并进行了一次从北到南穿越中国的旅行。1906年他又来到中国,乘船逆行长江到达重庆,开办了重庆第一家德国现代医院——大德普西医院。后来与中国女子结婚,彻底在重庆扎根,还开办了私人诊所,最后逝世于重庆。
他不仅在重庆医治病人,还去医学堂授课,传播现代医学,为当地民众的健康做了有益的事情。他所留下的照片和文字资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及地理样貌,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
=======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外国人视角的书籍,尽管近年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但当我读到海娆翻译的这本书,还是很惊喜。不仅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更广,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更因为,这本书的原稿是一位从重庆走出去的作家发现的。海娆发掘出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实属不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 何智亚
·该书用翔实的笔记、大量的照片,娓娓道来的笔调,记录了德国人阿思密医生于晚清民国期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和游历等多方面内容,再现了一百年前的中华大地风貌,尤其是长江流博的风土民情,水文和山脉特色。这些遥远的旧事,至今读来仍令人唏嘘和感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 程武彦
·本书译笔通俗晓畅,把德国医生阿思密的医者仁心和医学成就、对中国壮美山川的向往和峡江纤夫文化的赞美,以及他对中国至死不渝的大爱,对促进中国人民健康的努力,生动准确地传达出来。该书不仅抢救下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还推动了中德文化的交流,功德无量。
——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专家 张德安
保罗·阿思密于 1900年首次来到中国,并进行了一次从北到南穿越中国的旅行。1906年他又来到中国,乘船逆行长江到达重庆,开办了重庆第一家德国现代医院——大德普西医院。后来与中国女子结婚,彻底在重庆扎根,还开办了私人诊所,最后逝世于重庆。
他不仅在重庆医治病人,还去医学堂授课,传播现代医学,为当地民众的健康做了有益的事情。他所留下的照片和文字资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及地理样貌,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
=======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外国人视角的书籍,尽管近年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但当我读到海娆翻译的这本书,还是很惊喜。不仅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更广,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更因为,这本书的原稿是一位从重庆走出去的作家发现的。海娆发掘出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实属不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 何智亚
·该书用翔实的笔记、大量的照片,娓娓道来的笔调,记录了德国人阿思密医生于晚清民国期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和游历等多方面内容,再现了一百年前的中华大地风貌,尤其是长江流博的风土民情,水文和山脉特色。这些遥远的旧事,至今读来仍令人唏嘘和感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 程武彦
·本书译笔通俗晓畅,把德国医生阿思密的医者仁心和医学成就、对中国壮美山川的向往和峡江纤夫文化的赞美,以及他对中国至死不渝的大爱,对促进中国人民健康的努力,生动准确地传达出来。该书不仅抢救下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还推动了中德文化的交流,功德无量。
——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专家 张德安
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