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封面

跨世代報告: 從出生率到工作、政治、經濟、科技、心理健康,世代差異如何影響百年來的人類軌跡?

作者:珍.特溫格(Jean M. Twenge)

出版年:2024-7

推荐值:
8.3

书籍介绍

◤就性格形塑和態度養成而言,出生年代對你的影響比養育你的家庭還大。◢

沉默世代•嬰兒潮世代•X世代•千禧世代•Z世代•兩極世代

是什麼造就了世代差異,不同世代又如何彼此連結、衝突和競爭?

本書是作者繼《i世代報告》之後,規模更為宏大的研究結果,

不僅是一部考據嚴謹、論述清晰的宏觀社會學報告,

更細緻描繪出將近一個世紀以來的世代面貌。

世代差異不是個人臆測,而是科學事實,但和網路趣味測驗上的描述絕對不同。藉由時間跨度近100年、樣本數高達3,900萬人的大型綜合統計分析,本書首度揭露不同世代的價值觀、集體心理狀態、共同面對的機會與困境,還有他們對未來的抉擇。

在作者的研究中,當今人口可大致劃分為六個世代,隨著科技創新,這六個世代的社會文化規則也跟著改變,逐漸形塑出目前的世界。不過,世代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過去,有關世代變遷的古典理論幾乎把「重大事件」視為唯一因素,然而作者提出了另一個更為關鍵的原因──科技。

本書分析數十年來收集的龐大數據,讓我們能比過去更全面、也更精準地看出世代差異,這些數據清楚顯示:不論態度、人格特質、行為模式、教育或人生步調都有大幅改變。2013年後出生的世代,童年和1940、1950沉默世代的童年大相徑庭;大部分是鑰匙兒童的X世代,難以了解Z世代的青春期都關在房裡做些什麼;千禧世代青年的職場經驗,和嬰兒潮世代的同齡者更是南轅北轍。

從世代和文化變遷中,我們也可看出七種趨勢。分別是:1. 遠距工作。2. 重視安全空間與言論。3. 勞動人口從千禧世代變成Z世代占多數,管理者要重新學習與員工相處。4. 一切都泛政治化。5. 年輕人越來越憂鬱,員工也越來越常為心理健康議題發聲。6. 各領域的權威結構扁平化,主管和員工的界線變得模糊。7. 非二元性別在未來逐漸增加。往後幾年,這些趨勢將持續形塑商業和投資的面貌,更預示了全球社會在未來幾十年的重大改變。

在愈趨對立的年代,分辨哪些世代差異是事實、哪些是迷思,比過去更加重要,因為世代差異的影響無遠弗屆,小至個人的家庭關係、職場生態、心理健康,大至一國的公共論述、政治現象、經濟政策,都無法擺脫世代的影響。研究世代差異是為了理解,而非批評。與其爭辯是否一代不如一代,更有建設性的作法是回顧每個世代如何面對文化變遷,在此過程中又如何改變下一代。越是了解不同世代的想法,越能體悟其實人人都在同一艘船上。唯有看見不同世代的真實差異源由,我們才有可